Search


#最黑暗的一夜🇨🇳
  
「告訴他們,已經殺人了,全世界都知道了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#最黑暗的一夜🇨🇳
  
「告訴他們,已經殺人了,全世界都知道了!」1989年6月3日,晚間11點,有學生被開槍打死的消息,傳回到了廣場指揮部。無論是木樨地、天安門廣場、還是各大路口,都陷入了一片混亂。在槍聲之中,更有民眾開始採取反擊對抗、或手牽手表示非暴力的姿態,但仍有民眾接連中彈倒下。
  
軍警開始步步進逼木樨地橋頭,亂槍之中,有學生衝向開火的軍人哭喊:「這裡不是老山前線,這裡是首都北京!站在你們面前的不是越南兵,他們是中國人!他們與你們一樣熱愛生命!請你們放下槍、停止屠殺!」
  
說好的中國人不打中國人,早已隱沒在槍聲中。深夜11點半過後,北京國際廣播電台,緊急發布了全程英語新聞:
  
「這裡是北京國際廣播電台,請記住 1989 年 6 月 3 日這一天,在中國的首都北京發生了最駭人聽聞的悲劇。」
  
「成千上萬的群眾,其中大多是無辜的市民,被強行入城的全副武裝的士兵殺害。遇害的同胞,也包括我們國際廣播電台的工作人員。」
  
「士兵駕駛著坦克、裝甲車,用機關槍向無數試圖阻攔裝甲車的市民和學生掃射。即使在坦克打開通路後,士兵仍繼續不分青紅皂白地向街上的人群開槍射擊。目擊者說,有些裝甲車甚至軋死那些面對反抗的群眾而猶豫不前的步兵。」
  
「北京國際電台英語部,深深地哀悼在這次悲劇中死難的人們,並且向我們所有的聽眾呼籲:和我們一起來譴責這種無恥地踐踏人權及最野蠻的鎮壓人民的行徑。」
  
「鑑於目前北京這種不尋常的形勢,我們沒有其他新聞可以告訴你們。我們懇請聽眾諒解,並感謝你們在這最沉痛的時刻收聽我們的廣播。」
  
這段播音立刻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擷取放送,而美國之音、美聯社等多家外媒都已發出緊急快訊;得知群眾遭到掃射的《新華社》社長穆青,更沉痛說出:「今夜,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夜。」《新華社》職工及其家屬,在現場傳有9人受傷(下班路過、旁邊圍觀而受波及,未參與攔阻軍隊)。
  
接近午夜時分,不斷有各方電話打進官媒《人民日報》求證,知道當下根本已經掩蓋不住,報社編輯主任直接向員工表示,對來電者全部如實以告:「告訴他們,已經殺人了,全世界都知道了!」
  
血腥正急速迫近廣場指揮部。有的人悲傷無語、有的人極為憤怒、有的想快點撤退、有的要堅守抵抗。在吳仁華的現場實錄中,記載了一段當下混亂不堪、不知所措的局面:「有幾十個被激怒的人,拿著槍對著柴玲,說『這麼多人已經為學生死了,妳敢撤,我就先斃了妳,我當總指揮。』」同時,又有人向柴玲要脅,「妳要是還讓人死在這,妳就是歷史的罪人。妳還不下令撤退,我就先宰了妳,然後我下令。」
  
當晚,李鵬等人在中南海密切關注局勢,而鄧小平則在一處不知名的秘密地點遙控。
  
這是30年前的6月3日~4日凌晨,「六四天安門事件」爆發。
  
Photo credit: AFP/Manuel Ceneta 攝,軍警開火後,中槍受傷的群眾正被送醫急救。
  
#歷史上的今天 #那個時候已來不及 #六四天安門事件 #槍口下的故事 #5月35日 #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#歷史的傷口 #中國 #北京 #天安門 #學運 #鄧小平 #李鵬 #解放軍 #人民大會堂 #鎮壓 #新華社 #人民日報 #China #Beijing #TiananmenSquare #TodayInHistory #Tiananmen #Xinhua #History #八九六四 #國際新聞 #udnglobal #轉角國際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